EP220 維吉尼亞,拆解美國神話:華盛頓真的砍了櫻桃樹?風中奇緣其實是歷史悲劇? (米國放大鏡#26)

EP220 維吉尼亞,拆解美國神話:華盛頓真的砍了櫻桃樹?風中奇緣其實是歷史悲劇? (米國放大鏡#26)

2025/02/23
維吉尼亞州,在美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不亞於新英格蘭!這集我們拜訪東邊的潮水區與北邊的華盛頓都會區,重新認識那些我們以為熟悉的歷史,挖掘當年這些人事物在維吉尼亞的真實樣貌!
EP219 (米國放大鏡#25) 新罕布夏、佛蒙特:群山與森林環繞的純樸村鎮,清教徒精神與草根民主的實踐場域

EP219 (米國放大鏡#25) 新罕布夏、佛蒙特:群山與森林環繞的純樸村鎮,清教徒精神與草根民主的實踐場域

2025/02/14
新罕布夏與佛蒙特,在地圖上看起來不大,人口也不多,都市化程度更是不高,許多城鎮仍然保留著早期英格蘭農業社會與小型聚落的風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與活動,是美國東北居民喜愛的休閒勝地。
EP218 (米國放大鏡#24) 紐澤西:哈德遜河的另一邊,頂尖科研與港埠物流相遇之處,愛迪生、惠妮休斯頓與邦喬飛

EP218 (米國放大鏡#24) 紐澤西:哈德遜河的另一邊,頂尖科研與港埠物流相遇之處,愛迪生、惠妮休斯頓與邦喬飛

2025/02/07
夾在紐約州和賓州兩個知名大州之間,紐澤西乍看之下光環完全被掩蓋,然而它卻是美國地理與歷史上重要的存在。在附近看似平凡無奇的住宅區裡,孕育了惠妮休斯頓與邦喬飛兩位超級巨星,在國際舞台上唱出屬於紐澤西的聲音。
EP217 美式中餐:從雜碎、左宗棠雞到熊貓快餐(米國放大鏡新春特別篇)

EP217 美式中餐:從雜碎、左宗棠雞到熊貓快餐(米國放大鏡新春特別篇)

2025/01/28
這集節目中,我們從跨越不同時代的四個主題切入,探討美式中餐在每個時代的演變,以及當時的背景如何帶進新的菜色,與新的商業模式,最後演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面貌。
EP216 2025年要去哪旅行?7本旅遊雜誌的推薦清單亮點導讀,格陵蘭、尼加拉瓜、喀麥隆、安哥拉為什麼上榜?

EP216 2025年要去哪旅行?7本旅遊雜誌的推薦清單亮點導讀,格陵蘭、尼加拉瓜、喀麥隆、安哥拉為什麼上榜?

2025/01/21
每年的年初,最讓人興奮的就是開始研究今年要去哪裡旅行了!主廚照例整理了7家媒體的推薦清單,將200個推薦地點進行整理,然後挑出裡面比較有趣的推薦來和大家分享。
E215 從加爾各答到多倫多的客家之路,印度旅行不拉肚子的飲食指南 ft. 客家小瑪

E215 從加爾各答到多倫多的客家之路,印度旅行不拉肚子的飲食指南 ft. 客家小瑪

2025/01/11
加爾各答與多倫多,原來都是海外客家人的重要據點!上集分享婆羅洲客家故事的小瑪,在這集繼續講她跟著這條線索,從印度再一路追到加拿大去的故事,以及在世界另一隅見到的客家社群面貌。
那些試圖跨越美墨邊界的人們

那些試圖跨越美墨邊界的人們

新加坡人的族群組成

新加坡人的族群組成

日前接受加冕的查爾斯三世,究竟擔任了多少國家的元首?

日前接受加冕的查爾斯三世,究竟擔任了多少國家的元首?

2024年實體活動《非典型旅人的南方記事》講座

2024/11/09

薩爾瓦多旅行:攻略與經驗分享

2024/06/10
薩爾瓦多是中美洲最小的國家,然而正是因為它小,從太平洋岸一路玩到高聳的火山都不需要太長的車程,對於時間有限的旅人來說,是個相當值得推薦的國家!

旅行熱炒店誠徵來賓(2024年企劃)

2024/01/24
旅行熱炒店限時開放報名上節目!2024年,我們想尋找怎樣的來賓呢?

2023年回顧,與2024年展望

2023/12/30
趕在台灣即將踏入2024年的最後一刻,和大家聊聊旅行熱炒店的2023年回顧,以及2024年展望!

旅行熱炒店2023年財務報告

2023/12/13
在網路上直接公佈節目收入,乍聽之下有點怪,不過反正旅行熱炒店一路走來也一直都很怪,那就直接在這邊把數字全部曬給大家看吧~!

主廚JEROME首部文字作品《美國後巷》全面上市!

2023/03/07
主廚Jerome的第一本文字作品出版了!來看看這本書的介紹、在哪裡可以購買,以及主廚特別提供的讀者回饋方案吧!

前蘇聯國家練習曲: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火車慢遊

2020/04/18
2017年5月下旬,只去過西歐與南歐的我,決定往未知的方向前進,以「波羅的海3-1小國」為跨入前蘇聯國家的第一步。短短幾天的火車旅行,讓我對這幾個在強權之間求生存的小國留下不錯的印象,也就此愛上在前蘇聯/共產國家裡自助旅行。

挑戰最高難度自助旅行:一個人的西非三國(貝南、多哥、迦納)

西非可以說是全世界旅遊難度最高、也最少遊客踏足的地區;然而,這裡有著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文化景觀、往昔非洲帝國的遺跡,以及見證奴隸貿易歷史的場景,再加上還未被觀光業污染的太嚴重,這使得西非具有一種讓人覺得「因為神秘、因此更應該前往」的獨特魅力。

被打翻的族群調色盤:縱橫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歐亞交界處、面積不大的一片山區裡,有著積累數千年的獨特文化,無數個互不相通的語言,又可以見到拜占庭、波斯、土耳其、蘇聯影響的痕跡,簡直就像個被打翻了的族群調色盤。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一起來看看我2019年5月的旅行見聞吧!

北非,其實沒那麼神秘:感恩節的摩洛哥之旅

聽到北非,想到的不外乎是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語、遊牧民族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元素,而這種神秘感更讓人心生嚮往;不過就在我2018年11月親自前往摩洛哥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不但一點都不神秘,反而是個觀光化程度高到嚇人的國家⋯⋯

從絲路到西伯利亞鐵路:穿越中亞北亞的42天大旅行

2018年5到6月之間,利用換工作的空檔,我從烏茲別克出發,沿著絲路通過吉爾吉斯進入中國新疆,再由內蒙古進入西伯利亞,然後橫跨整個俄羅斯,旅程結束在芬蘭赫爾辛基。這趟翻過了帕米爾高原、造訪了貝加爾湖、搭乘了西伯利亞鐵路的42天大旅行,是我自主旅行迄今最勇敢的嘗試,也讓我看到短途旅遊中難以察覺的複雜地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