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5 SÁPMI:在極光與聖誕老人之外,跟著極地導遊認識真正的拉普蘭! ft. 羅瓦涅米極地導遊 Ralph

▮ Jerome Yang / 2021/01/26

芬蘭北部第一大城-羅瓦涅米有「官方認證的聖誕老人故鄉」之稱,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要和傳說中會在平安夜爬進煙囪、偷偷把禮物塞進聖誕襪的神秘人物見上一面;但你可曾想過,除了聖誕老人之外,還有哪些人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嗎?

甫自大學畢業的Ralph,意外地來到拉普蘭工作,因而對於這片土地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從近代戰爭帶來的影響、原住民「薩米人」權益進展、各種旅遊項目中的眉眉角角,到對於永續旅遊發展的反思,他都有獨到的見解。在這集紮實的節目裡,Ralph會用以下幾個角度來帶領我們認識拉普蘭——

1️⃣ (00:07:15) 從芬蘭近代史上的三場戰爭談起

二次大戰期間芬蘭的冬季戰爭、繼續戰爭與拉普蘭戰爭,改變了羅瓦涅米的面貌,也意外促成聖誕老人村雛形-羅斯福小木屋的出現。想認識芬蘭與羅瓦涅米,不可不了解這三場戰爭!

2️⃣ (00:21:20) 羅瓦涅米極地導遊的工作秘辛——

擔任極地導遊期間,Ralph累積了不少有趣冷知識——聖誕老人其實不只一個?芬蘭浴怎麼玩才能盡興?極光指數與極光出現的機率不完全相關?張韶涵的《歐若拉》又透漏著什麼資訊?讓Ralph用親身帶團經驗告訴你!

3️⃣ (00:32:15) 以拉普蘭為家的原住民-薩米人血淚史——

被視為人權典範的北歐,其實也有歧視原住民的黑歷史!不論挪威、瑞典或芬蘭,過去皆有針對薩米人的種族主義政策。曾經被視為次等人種的他們,如何尋回自己的文化與自信,還成為《冰雪奇緣2》的重要元素?作為一位旅人,怎樣的旅行方式才是真正尊重他們?

4️⃣ (00:46:08) 極地導遊的反思:速食化的觀光模式,對這塊土地真的好嗎?——

疫情之前的羅瓦涅米,似乎已經逼近環境負載力的上限;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寧可排上2小時的隊,也要看到30秒的聖誕老人!這種旅行方式,對於脆弱的極圈生態系、或仰賴放牧馴鹿的薩米人來說,真的是好的嗎?


來賓簡介

Ralph

前羅瓦涅米極地導遊

Ralph 洪瑞甫,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大學時期即在旅遊新創品牌「大街小嚮 TourMeAway」從事城市步行導覽活動。服完兵役後,因順手多投了一封履歷,展開意料之外的極地導遊體驗。出發時連工作所在城市的名稱都不會唸,到深深被拉普蘭的魅力吸引,樂於分享羅瓦涅米觀光宣傳品鮮少提及的在地故事。

Medium: ralphhong5465.medium.com

本集重點

  • (00:01:47) 為何會跑到羅瓦涅米去工作?
  • (**1.) 從芬蘭近代史上的三場戰爭談起**
  • (00:07:15) (1)冬季戰爭
  • (00:15:06) (2)繼續戰爭與(3)拉普蘭戰爭,以及戰後重建
  • (**2.) 羅瓦涅米極地導遊的工作秘辛**
  • (00:21:20) 聖誕老人村,原來聖誕老人不只一個?
  • (00:25:00) 五彩的歐若拉,極光
  • (00:30:37) 芬蘭浴
  • (**3.) 以拉普蘭為家的原住民-薩米人血淚史**
  • (00:32:15) 拉普蘭有「假薩米行程」?
  • (00:33:46) 推薦電影《薩米的印記》
  • (00:38:16) 重振民族自信:薩米議會、薩米語大學
  • (00:41:44) 身為遊客,如何為薩米人盡一分力
  • (**4.) 結語、建議與反思**
  • (00:53:27) 給旅行者的建議
  • (00:46:08) 極地導遊的反思:速食化的觀光模式,對這塊土地真的好嗎?

本集詳細重點

  • (00:01:47) 為何會跑到羅瓦涅米去工作?

1. 從芬蘭近代史上的三場戰爭談起

  • (00:07:15) (1)冬季戰爭
  • (00:15:06) (2)繼續戰爭與(3)拉普蘭戰爭,以及戰後重建

2. 羅瓦涅米極地導遊的工作秘辛

  • (00:21:20) 聖誕老人村,原來聖誕老人不只一個?
  • (00:25:00) 五彩的歐若拉,極光
  • (00:30:37) 芬蘭浴

3. 以拉普蘭為家的原住民-薩米人血淚史

  • (00:32:15) 拉普蘭有「假薩米行程」?
  • (00:33:46) 推薦電影《薩米的印記》
  • (00:38:16) 重振民族自信:薩米議會、薩米語大學
  • (00:41:44) 身為遊客,如何為薩米人盡一分力

4. 結語、建議與反思

  • (00:53:27) 給旅行者的建議
  • (00:46:08) 極地導遊的反思:速食化的觀光模式,對這塊土地真的好嗎?

(節目總長 50:00)

名詞解釋

  • 35:58 提到的yoik,是一種薩米傳統吟唱方式,隨著薩米文化受到重視,也越來越廣為人知。其中一首知名歌曲《Eatnemen Vuelie》(大地之歌),後來被改編為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的開場與結尾配樂。

相關資訊連結

02:40 芬蘭「打工度假」僅適用於澳洲與紐西蘭公民,詳細資訊可參考芬蘭移民局官方網站

03:27 解鎖地球 Ep 36 芬蘭跳舞極光怎麼看 零下 30 度極圈生活 官方認證聖誕老人 ft. Ralph

04:10 《讀者文摘》「遺失皮夾實驗」,十二座城市拾回皮夾數由多到少分別為芬蘭赫爾辛基(拾回11個)、印度孟買(拾回9個)、匈牙利布達佩斯&美國紐約(拾回8個)、俄羅斯莫斯科&荷蘭阿姆斯特丹(拾回7個)、德國柏林&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拾回6個)、英國倫敦&波蘭華沙(拾回5個)、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巴西里約熱內盧&瑞士蘇黎世(拾回4個)、捷克布拉格(拾回3個)、西班牙馬德里(拾回2個),排名最後的城市則為葡萄牙里斯本,僅拾回1個皮夾,且為荷蘭訪客協助尋回。

04:50 截至2020年底,芬蘭唯一一起恐怖攻擊事件為2017年土庫(又稱「圖爾庫」)持刀砍人事件,造成2死8傷,兇嫌與伊斯蘭國有關。

09:31 《蘇芬互不侵犯條約》,簽署於1932年1月21日。

09:39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又稱《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簽署於1939年8月23日。

09:49、15:04 納粹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

10:58 「寶地」之正式名稱為「卡累利阿地峽」,蘇聯欲將地峽上之蘇芬兩國國境線往芬蘭推進,為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爭取更多的緩衝區未果,成為蘇聯發動「冬季戰爭」(又稱「蘇芬戰爭」)主要原因之一。

11:23 蘇聯於1939年11月26日發動「麥尼拉炮擊事件」(又稱「曼尼拉砲擊事件」),作為發動冬季戰爭、入侵芬蘭的藉口。冬季戰爭首日之細節可參考芬蘭近代史學會〈冬季戰爭爆發 / 冬季戰爭的第一天〉

13:00 汽油彈,英文名稱為”Molotov Cocktail”,即「莫洛托夫的雞尾酒」。

13:44 全世界殺敵數最多的狙擊手-席摩-海赫,有「白色死神」之稱,相關資訊可參考維基百科Simple History英文動畫短片The Infographics Show英文短片

14:24 冬季戰爭在蘇芬雙方於1940年3月12日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後宣告結束,芬蘭割給蘇聯卡累利阿薩拉雷巴奇半島等大片與蘇聯接壤之土地,以及芬蘭灣靠近蘇聯數座極具戰略價值之島嶼,位在西南方的漢科半島則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冬季戰爭後,芬蘭總共喪失約10~11%之領土。

15:13 納粹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後三天,蘇聯空軍對芬蘭境內展開空襲,芬蘭因而展開反擊,聯合納粹德軍對抗蘇聯,繼續戰爭爆發,相關細節可參考芬蘭近代史學會〈繼續戰爭爆發 / 芬蘭加入軸心陣營之原因分析〉

15:28 繼續戰爭期間,芬蘭雖與納粹德國互為盟友,但芬蘭政府並未與境內猶太人產生嚴重衝突,反而有互助關係,詳細資訊可參考芬蘭近代史學會〈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與二戰期間的芬蘭猶太人〉

16:00 繼續戰爭後,蘇芬雙方於1944年9月19日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不僅沒有收回冬季戰爭後因《莫斯科和平協定》割給蘇聯的土地,反而額外喪失佩琴加,使得芬蘭失去唯一連接北極海的出海口至今;該停戰協定並要求芬蘭將極具戰略價值的波卡拉租給蘇聯。《莫斯科停戰協定》內容與分析可參考芬蘭近代史學會〈繼續戰爭結束與《莫斯科停戰協定》〉

17:33 在繼續戰爭尾聲,納粹德軍即開始實施「樺木行動」,往北方佩琴加地區撤退,以保有該區豐富的鎳礦資源。原德芬雙方皆希望能和平撤退,但在蘇聯的壓力下,芬蘭被迫於1944年9月15日發動「拉普蘭戰爭」,與前盟友轉為敵對關係,四天後簽訂的《莫斯科停戰協定》中,蘇聯更進一步要求芬蘭與納粹德國斷交,並驅逐境內納粹德軍。

17:59 在拉普蘭戰爭的羅瓦涅米戰役中,納粹德國將軍洛塔爾-倫杜利克下令發動「焦土政策」,羅瓦涅米市區近九成的建築被燒毀,僅留下許多煙囪,因而有「煙囪之角(芬蘭文:Piippuniemi)」之稱。

18:33 Norvajärvi凱米河(芬蘭第一長河流)流域內之中型湖泊,位在羅瓦涅米近郊,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18:36 位在Norvajärvi旁的德國軍人公墓,由德國軍人墓地委員會代表德國政府興建。在二戰期間,共有約15,000名德國軍人死於芬蘭,在德芬雙方的合作下,於芬蘭中南部喪身的德軍葬於位在萬塔德國軍人公墓,另有2,530名在奧盧與拉普蘭地區死亡的納粹德軍長眠於羅瓦涅米。羅瓦涅米的軍人公墓於於1963年8月31日對外開放,該景點詳細資訊可參考維基百科(德文)

19:58 羅瓦涅米在二戰期間受損嚴重,戰爭結束後,由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領銜之團隊投入重建工作。新的城市規劃以馴鹿頭為藍本,名為「馴鹿角計畫」,體育場為馴鹿之眼睛、往西延伸的道路為馴鹿角、東側凱米河之河岸則構成馴鹿下巴之輪廓。

20:39 羅瓦涅米市立圖書館阿爾瓦-阿爾托帶領的團隊設計,於1965年落成。圖書館與一旁的羅瓦涅米市政廳拉比亞大樓三者並稱為「羅瓦涅米行政文化中心」,因三棟建築皆由阿爾瓦-阿爾托領銜打造,故又稱為「阿爾托中心」。在芬蘭中部的城市-于韋斯屈萊可見許多阿爾瓦-阿爾托的作品,與赫爾辛基皆設有阿爾瓦-阿爾托博物館

22:01 二戰結束後,羅瓦涅米為首批獲得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RRA,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前身)援助的對象之一,UNRRA的靈魂人物-美國前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於1950年造訪羅瓦涅米,當地人用不到兩週的時間興建羅斯福小木屋迎接貴客。小木屋於1950年6月11日落成,詳細資訊可參考芬蘭近代史學會〈聖誕節/聖誕老人村發展史〉

25:12 極光之芬蘭文為「Revontulet」,意為「狐狸之火」,相關介紹可參考VisitFinland.com之介紹

25:45 極光源自於太陽,在靠近太陽表面的日冕處,高能量反應使部分質子與電子以電漿態離開太陽,並順著太陽風移動。太陽風抵達地球時,將順著地球磁場的磁力線抵達北極與南極上空,太陽粒子提供地球大氣層中的氮、氧等成分能量,使之由基態轉為高能量的激發態,由於激發態十分不穩定,當激發態的原子與分子以光子形式釋放能量時,將產生極光。極光形成原因之動畫介紹可參考NASA VideoTED-Ed

25:55 第25次太陽週期由2019年12月開始,預計持續到2030年。

26:37 K指數的K源自於德文的Kennziffer,意為「特殊的阿拉伯數字」。K指數由德國地球物理學家尤利烏斯-巴特爾斯提出,以0~9之整數量化地球磁場水平分量之變化。

28:09 地磁北極為由磁北極衍生之概念。磁北極為經測量所得,所有磁力線皆垂直指向下之位置,但因地磁北極變動性大,故衍伸經計算所得之「地磁北磁」,假想地球內部為一大型磁鐵,磁場中心線與地表交會處即為「地磁北極」,為一理論磁極。

30:17 羅瓦涅米市區可見極光之地點-Arktikum Arboretum,亦可走到結冰的奧納斯河河面上,豬豬隊友即在該處附近見到極光。

33:47 《薩米的印記》(又譯為《薩米之血》)為2016年之瑞典電影,由薩米族導演亞曼達.柯內爾(Amanda Kernell)執導,曾獲2017年第19屆台北電影節之青少年觀摩獎,亦可於台北電影節之YouTube頻道觀賞預告片

38:30 Elsa Laula Renberg等人於1917年2月6日於挪威特隆赫姆召開第一屆薩米大會,但此舉反而讓挪威政府加強「挪威化」政策,對薩米人採取更多歧視性措施。一直到1970年代,薩米權益的保障才有明顯進展。

39:06 可參考客家電視臺之「【薩米一世紀(一)十萬大軍】客家新聞雜誌第532集」與「【薩米一世紀(二)百年抗爭】客家新聞雜誌第532集」兩部紀錄片。

39:26 芬蘭薩米議會成立於1973年,位於伊納里薩約斯挪威薩米議會成立於1989年,位於卡拉紹克瑞典薩米議會成立於1993年,位於基律納;俄羅斯亦有科拉薩米議會,成立於2010年,但並未得到俄羅斯官方承認。

39:45 薩米應用科技大學位於挪威凱於圖凱努,成立於1989年,為推動薩米高等教育之重鎮。有關薩米教育學者之訪談可參考看世界ITA之「【ITA看世界第47集】回復教育主權 在校園中成為薩米人(上)」與「【ITA看世界第47集】回復教育主權 在校園中成為薩米人(下)」。

40:29 Porocup馴鹿比賽每年2~3月於拉普蘭不同城市舉行,2020年度之羅瓦涅米場次於2月22~23日在Mäntyvaara賽馬場登場。

44:01 「Nordic Countries」除包含冰島、挪威、瑞典、芬蘭與丹麥五國外,廣義上亦包含法羅群島(丹麥自治區)、格陵蘭(丹麥自治區)與奧蘭群島(芬蘭自治區)。

46:21 有關芬蘭拉普蘭觀光業之隱憂可參考「法蘭西24/法國24」之英文報導

47:23 疫情下之聖誕老人村實際狀況可參考TVB USA Official製作之專題影片

47:56 阿滴、滴妹、聖結石、聖嫂Dodo、林辰、魚乾、劉沛、美根、菜渣曾於2019年11月底~12月初一同造訪芬蘭,並製作一系列之影像網誌

48:01 王仁甫與季芹一家在2019年12月初造訪芬蘭,慶祝當年度結婚紀念日,曾造訪聖誕老人村參訪哈士奇牧場幸運看到極光

48:08 陳柏霖與宋智孝於2016年3月一同赴芬蘭錄製《我們相愛吧》,陳柏霖亦曾在訪談中分享在芬蘭的所見所聞。

勘誤

18:26 應為奧盧省,為1775~1999年存在之省分,包含今日的北博滕區凱努區

22:32 餐廳名稱應更正為Santa’s Salmon Place

29:41 Australis之重音應放在第二音節,而非第一音節。

30:01 應為「黃色或紅色或藍色的極光」。

延伸閱讀

  1. 水鹿遇上馴鹿(旅居芬蘭之臺灣人系列專欄文章)
  2. 台芬警報 Taiwan-Finland Alert(由旅居芬蘭之臺灣人-Wasiq與方瑄共同經營)
  3. 芬蘭可可豆 Coco Talk in Finland(由旅居芬蘭之臺灣人-Coco經營)
  4. 台派桑拿FBIG(協助臺灣留學生及僑胞融入芬蘭社會之非營利組織,內容多為芬蘭新聞)
  5. 芬蘭近代史學會(詳細介紹並分析芬蘭二十世紀前後近代史之平臺)
  6. 雨琪在芬兰Yuqi in Finland YouTube頻道(由旅居芬蘭之中國人-雨琪經營)
  7. House of Lapland(芬蘭拉普蘭公關公司官方網站,提供拉普蘭詳細之圖文介紹)

Sápmi:歐盟境內唯一原住民薩米人的家園

ep.34與ep.35這兩集我們提到薩米人的現況,包括位於極圈內的傳統領域、橫跨四個國家的分佈(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民族意識的興起、成立議會與學校等等;透過這張地圖,希望可以把這些資訊與分佈的地點整理在一起,讓大家一目瞭然!也可以順便觀察一下,他們的家園有多大一塊是位於北極圈內。

除此之外,其他幾個我們有提到的地方,像是風景美到很犯規的羅弗敦群島、芬蘭最北的拉普蘭、落入俄羅斯手中的卡累利阿等地區,也都有標示在這張圖上喔!超適合聽完拿來複習用~

【客家電視台採訪薩米大會100週年的意外亮點】

在Ep.35中,Ralph提到了台灣客家電視台遠赴北歐,採訪2017年薩米大會100週年的影片( youtu.be/97Xj867a9PY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分享一下影片中一個有趣的亮點——

當時挪威總理Erna Solberg也出席了該次的活動並且致辭,而客家電視台也短暫採訪了一下總理本人。總理除了再次承認挪威政府過去的錯誤,還用族群議題找到台灣與挪威的連結:

「就我所知,你們台灣也有一些少數族群,我曾經去過(台灣),也有見過那裡的少數族群,我們非常的類似⋯⋯。」

這段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不只是因為挪威總理本人竟然來過台灣,更是因為再次意識到:原住民議題也可以是台灣與國際交流的接點!平常我們看北歐,總會覺得哇那裡好棒、是世界各國仿效的範例,然而在族群議題上,或許台灣也有機會成為他們借鏡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