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1 前進越南,就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從選修外語失敗的大學生,到縱橫27省的越南達人 ft. 越南女神 Lena
▮ Jerome Yang / 2021/05/13
台灣人前進越南,近年來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本集主角Lena更堪稱其中佼佼者——早在大學時期就超前部署、選修越南語為第二外語,在當地以一位小小台商業務的身份應對政府官員、亂入各種同事聚會場合只為了更認識越南,後來甚至和朋友合開民宿、勇闖胡志明市旅遊市場!
然而,擁有如此精彩經歷的她,之所以會開啟這扇大門,竟然是因為選不到第二外語、徬徨失措時父親的一句話:「真正的國際觀,要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
在這集節目裡,我們將環繞著「關心身邊的人」這個概念,跟著Lena一起回顧她前進越南的歷程。出身自一個「公務員科系」的她,如何成功說服越南台商,獲得外派業務的機會?和越南同事搏感情,如何使她能深入鄉間、認識這個國家不同的面貌?關心身邊的人,這個再簡單不過的概念,如何讓她成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越南計畫的幕後功臣,還能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台灣偏鄉的新二代?
旅行熱炒店史上最長的一小時超熱血+勵志訪談,適合所有人服用!不管你是想在越南自助旅行的背包客、有意前進越南的有為青年,或是關心台灣移工、新住民與新二代現況的平凡人,相信這集的內容都不會讓你失望!
謹以本集向雲林麥寮高中社會科(以及其他為著移工/新住民/新二代默默努力的)老師們致上最高敬意!
來賓簡介
越南女神 Lena
《說走就走去找越南女神》
越南女神 Lena,派駐越南的台商業務。就讀政治大學期間修習越南語及東南亞學程,ITI國際企業經營班畢業後開始越南的外派生活,擁有越南工作、自助旅行、經營民宿、協助台灣數位外交協會開拓據點等豐富的經歷。累積去過越南27個行政區,途中發生許多人生驚奇,卻都平安歸來,朋友戲稱宛如越南媽祖,而被稱為越南女神!目前仍在越南奮鬥中,並且努力讓更多故事主動發生。經營臉書專頁「說走就走去找越南女神」。
本集重點
- (00:01:02) 為何會變成朋友口中的「越南女神」
- (00:02:27) 開始學習越南語,其實完全就是誤打誤撞?學習的挑戰是什麼?
- (00:06:33) 去越南之前,學習越南語為你帶來了什麼改變?
- (00:08:04) 如何找到越南外派工作?決定前往越南時,身邊的人怎麼看?
- (00:13:22) 越南人對與台灣的印象是?和其他國家的外派人士有什麼不同?
- (00:15:08) 外派越南,最有挑戰的地方是?最有趣的地方又是?
- (00:18:05) 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越南工作?
- (00:20:45) 下班後還有另一份事業,每個越南人都是斜槓大師?
- (00:22:22) 在胡志明市勇闖民宿市場,失敗卻珍貴的經歷
- (00:28:39) 意外的為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牽起台灣與越南青年之間的線?
- (00:34:02) 開始在越南自助旅行,又是因為一個意外?
- (00:38:50) 跟著光鮮時髦的同事從胡志明市回老家,沒想到看到的竟然是⋯⋯
- (00:43:38) 第一次去越南的旅行推薦——為什麼說南越最適合越南自助初心者?
- (00:49:36) 因為疫情回台,但斜槓人生仍然沒有因此停滯!
- (00:52:22) 前往雲林麥寮高中演講,發現偏鄉移工、新住民與新二代的現況
- (00:59:04) 結語
一起認識越南的地理分區
其實我真的不熟越南。
做EP51節目之前,除了河內、胡志明市和下龍灣之外,對越南的了解大概是零;後來一邊製作節目、一邊對照著越南地圖,再加上錄節目前惡補的越南歷史地理,以及過去幾個月閱讀關於移工與新移民的一些資料,乾脆就做了這張不太專業的地理分區圖,上面的分區是越南政府官方制定的。
用「區域」的概念來了解一個地方有好有壞——好的當然是簡單易懂,而壞的則是容易讓人忽略一個區以內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區之間存在的連續漸變;不過,作為一位「越南麻瓜」,各位就暫且容許我用超級外行的視角,來稍微整理一下越南的地理吧!
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好幾個區域都存在著各自與台灣的連結,例如:
- 東南區:胡志明市與平陽省是台商大本營
- 湄公河三角洲:台灣的越南新移民多來自於此
- 南中部:曾經存在的占婆國,跟台灣原住民一樣屬於南島語系
- 北中部:台塑在河靜省設有鋼鐵公司;台灣越南移工許多來自清化、義安和河靜
其他的基本資訊,就請直接參考圖上說明囉!也歡迎所有去過越南的強者們幫忙補充一下~
我的越南鄰居:那些生活在你我身邊的越南朋友
之所以會下定決心要製作EP51,其實是因為吃了 #雞肉飯配越南河粉 的緣故? 🤣(以下宵夜文警告XD)
由於父母搬回老家嘉義海線定居,這幾年回台灣時,我在南部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也因此有更多機會享受在地美食。既然是回嘉義,雞肉飯當然是不可少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招牌上寫著「雞肉飯」的店家裡,雞肉飯其實只是拼圖的其中一塊,一定要配上滷白菜、油豆腐、桂竹筍等小菜,以及蚵仔湯、酸菜豬血湯等湯品,整個畫面才算完整。
然而,隨著台灣族群版圖的改變,雞肉飯的搭配似乎也出現了新的可能——
在我每次回去必吃的朴子第一市場永豐潤餅附近,近年就出現了一家兼賣傳統嘉義雞肉飯與越南河粉的小吃店,推測應該是嫁到台灣的新住民,在家族的事業版圖裡加入新的色彩。越南河粉和雞肉飯,雖然在店內不同的區塊料理,卻出現在同一張菜單上,而我也不止一次嘗試過「雞肉飯+越南河粉」這樣的組合,老實說還蠻搭的呢!
雖然這種複合經營的模式不多見,越南新住民正改變著台灣的飲食地景,卻是不爭的事實。當我騎著腳踏車在聚落之間穿梭,發現即使再怎麼小的鄉鎮村落,都有很高機率可以看到「越南小吃」甚至「越南咖啡」的招牌。我一方面著迷於這種文化交融的景色,另一方面卻也好奇:在資源相對缺乏、觀念相對傳統的這裡,新住民們會不會面臨比大都市裡更嚴峻的挑戰?
就在我想要探索這個議題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電視台前往麥寮高中「認識東南亞」課程的專訪,以及Lena在粉專上面的文章,腦袋中也就浮現了這集的「越南工作+旅遊+新住民現況」三合一企劃,也就是現在大家聽到的EP51。
相信大家也有感覺到,其實這集旅行的部分真的沒有講很多(如果有人是因為想聽旅行進來、覺得被騙的話真的抱歉了,我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把這塊補上😭 😭 ),畢竟我當初做這集的初心,就是想好好了解今天的越南與台灣如何連結。
而且我也相信,不能自由出國的此時,如果我們能先從身邊開始好好認識越南,等到國門再次敞開的那天,我們的越南旅行一定會因此更加豐富且深入!
至於來自越南的移工與新住民究竟有多少人?他們生活在哪些地方?不妨利用這幾張圖稍微瞭解一下吧!
移工地圖顯示比例為「越南移工佔全體移工之比例」,由淺至深分別為0-20%、20-40%、40%以上。 新住民地圖顯示比例為「越南新住民佔全體新住民之比例」,由淺至深分別為0-20%、20-30%、30%以上。
移工人口數據來源:勞動部勞動資料查詢網——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 https://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100&kind=10&type=1&funid=wqrymenu2&cparm1=wq14&rdm=I4y9dcIi
新住民人口數據來源: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資料:外籍配偶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2/5385/7344/7350/8887/
台灣總人口數據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以上皆為2021年3月底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