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台界第一把交椅」乃木希典,與東京乃木神社

▮ Jerome Yang / 2019/09/25

隨著選舉將近,「賣台」又成了台灣人圈子裡的熱門關鍵字,三天兩頭就會在新聞上出現一下;不過,真的要說賣台,當今的政治人物頂多是到對岸去鞠躬哈腰一下而已,和我心目中「賣台界第一把交椅」、日治時代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比起來還差得很遠。這次路過日本,我抱持著好奇與朝聖的心情,特別前往紀念這位賣台派始祖的東京乃木神社,順便鑽研了一下這段歷史。

為何說乃木希典是無人能超越的賣台派始祖?因為他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他不但是下定了決定要賣,還自己跑去跟買家把價格都談好了。根據他在1897年談定的結果,台灣的價格為一億日圓。

為什麼要賣台?

日本於1985年剛藉由甲午戰爭後的馬關條約取得台灣,怎麼會才過兩年就放棄治療了呢?原因是經營台灣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乃木希典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大吐苦水:「(擁有台灣的日本)⋯⋯就像乞丐,討到一匹馬,既不會騎,又會被馬踢。」

這幾年在世界各地旅行、探索歷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常被忽略的事實——取得殖民地很容易,但經營殖民地則往往很難。一塊殖民地被取得的初期,產出通常遠遠低於投入的資源,同時還要消耗兵力對抗當地的反對勢力,因此殖民地對殖民國而言常常是個錢坑。考量到巨大的經營成本,各殖民國之間互相買賣殖民地的情況其實不少見,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俄羅斯在1867年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日治初期的台灣財政狀況極差,民變四起,正好日本又面臨財務危機,乃木希典便提出了把台灣賣掉、用獲得的收入填補財政漏洞的想法,史稱「台灣賣卻論」,其中最有興趣的買家,是在那之前10多年才剛打過台灣的法國。既然理由夠充份了、連買家都找好了,乃木希典便在1898年的軍政會議上向首相伊藤博文提出他的賣台計畫。(推薦影片《『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臺灣吧-第0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TV_Xdrkp8)

歷史的大轉折

眼看賣台就要成功了,沒想到會議上卻半途殺出程咬金。

「我認為,台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我覺得不是台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台灣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台灣的總督,我願前往。」

在會議上公開婊了乃木希典的這位,是和乃木同樣出身於長州藩、只比他小三歲的學弟兒玉源太郎。就因為兒玉的這段發言,日本決定台灣不賣了,也因此失去了變成「法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可以照三餐罷工(誤)之機會。乃木解甲歸田,兒玉成為新任台灣總督,因此1898年被視為日本認真經營台灣的開始。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歷史課本上最多人記得的總督會是兒玉源太郎,以及同期的行政長官後籐新平。

本來乃木希典的故事應該在這邊就要結束了,誰知道幾年之後日本和俄羅斯在中國和朝鮮的土地上開戰(1904-1905),乃木希典重出江湖,在旅順會戰裡以陣亡萬人並且失去兩個兒子為代價,成功擊敗俄羅斯,因此獲得了「軍神」的稱號;後來1912年,乃木夫婦在明治天皇出殯當晚於家中切腹自殺,展現的武士道精神更使他被後世神格化。他的東京寓所旁建起了乃木神社,當地也被命名為「乃木坂」。

今日乃木神社:偶像宅的聖地

時間回到今天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早已在年輕人心裡消失無蹤,學者也重新審視乃木希典的功過(例如司馬遼太郎就對乃木希典極盡批評),按理說乃木神社的地位應該不如以往,但在我拜訪的時候,那裡卻是門庭若市,為什麼呢?

原來現在會到這裡拜訪的人,絕大多數為的不是乃木希典,而是以當地命名的日本當紅女團乃木坂46。

因為地緣關係,整個神社變成了偶像宅的聖地。在那裡可以看到大批全副武裝(穿著t-shirt、掛著推巾、帶著各種周邊商品)的粉絲們到此拜訪,在繪馬牆前仔細尋找喜歡的成員親手寫下的繪馬,並且跟社方買一塊空白的繪馬、寫下自己的祈願掛在旁邊。有趣的是,祈願的內容大多不是個人的願望,而是偶像宅們特有的心願,像是「希望OOOO可以進選拔」、「希望未來和OOOO結婚」、「希望OO演唱會可以抽到神席」之類的。同樣身為粉絲,現場看到這些繪馬,覺得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療癒了。

當然,如果你只對歷史有興趣,還是可以到旁邊的乃木故居參觀(不確定室內開放時間),或是到社裡的寶物殿看看這位賣台始祖的遺物(包括他切腹時使用的刀)。要讀台灣的歷史,其實未必只能在台灣,和台灣有關連的各國其實也是探索台灣歷史的好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