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 古巴,之所以成為古巴 ft. 語言收藏家、共產國家旅行達人 蔡秉諭

▮ Jerome Yang / 2020/11/13

大家都知道古巴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國家,街景讓人一秒回到60年代,還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但是,你有想過古巴究竟是如何成為今天的古巴嗎?

本集的來賓秉諭,拜訪過全世界現存的所有共產國家,對於冷戰歷史及共產制度非常感興趣,同時也是個語言收藏家,喜歡用各地語言和當地人溝通。他所看到的古巴,不只是個懷舊景點或奇葩國家,更像是一扇通往冷戰歷史的門,引領我們深入鐵幕另一側的世界。這集我們會聊到——

  • 大家都聽過古巴非常特別的雙貨幣制度(CUC與CUP兩種貨幣並行),但這制度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古巴與美國看似是世仇,其實曾經有著肝膽相照的過去。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他們一夕之間翻臉、甚至後來差點造成核武大戰開打?
  • 半個世紀之前的古巴人,竟然能穿越到我們EP9介紹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這是怎麼回事?
  • 據說古巴人排隊不是排成一直線,而是透過某種特殊默契確認自己的先後順序,外地人該如何融入其中?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秉諭的達人視角,來深入解析這個特異獨行的國家吧!


來賓簡介

蔡秉諭

語言收藏家、共產國家旅行達人

蔡秉諭,第二外語是俄語,自此之後就踏上收集語言的不歸路,成為熱愛多國語言的語言收藏家。曾與其他同好一起創立台大多國語言研究社,以及知名的台灣多語咖啡(polyglot.tw),最近迷上蒙古語。同時他也是一位旅行愛好者,特別著迷在歷史上與蘇聯有密切關係的人事物;拜訪過全世界現存的所有共產國家,且對於冷戰歷史有非常濃厚的興趣。語言和旅行對他來說密不可分,也讓他的旅途中充滿一般人沒有的經歷。

本集重點

  • (00:01:25) 歡迎來賓,為什麼會對共產國家如此感興趣?
  • (00:03:42) 古巴,究竟是如何成為今天的樣貌?
  • (00:06:12) 從西班牙到美國,再成為獨立的獨裁政權
  • (00:08:53) 古巴革命中的三個重要角色
  • (00:12:12) 20世紀全世界最接近核武戰爭的時刻:古巴飛彈危機
  • (00:15:37) 成功拆除引信之後,三位角色後來的下場
  • (00:18:44) 如何去古巴——交通與簽證
  • (00:22:04) 舉世罕見的雙貨幣制:CUC與CUP
  • (00:25:17) 古巴第一印象,從機場到市區的搭車經驗
  • (00:28:44) 走進哈瓦那市區,理解這個國家的現狀
  • (00:33:57) 給打算前往古巴自助旅行者的建議

相關電影推薦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或譯《摩托日記》,2004)(IMDB

改編自切.格瓦拉本人同名著作(1995出版)的公路電影,描述1952年、還是個23歲阿根廷醫學生的他,騎摩托車穿越南美洲的經歷。切.格瓦拉的角色由墨西哥籍演員蓋爾·賈西亞·貝納擔任,據說他為了演出此角色還特地練習阿根廷腔調的西班牙文。

《驚爆13天》(Thirteen Days,2000) (IMDB

以美國視角出發、描述古巴飛彈危機的歷史政治懸疑電影,由凱文·科斯納、布魯斯·格林伍德等人主演。本片改編自1997年出版的《The Kennedy Tapes: Inside the White House Du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一書,書中記載了飛彈危機時期甘迺迪總統與身邊親信的實際對話。

重要關鍵字整理

  • 何塞·馬蒂 José Martí
  • 巴蒂斯塔 Fulgencio Batista
  • 切.格瓦拉 Che Guevara
  • 卡斯楚 Fidel Castro (古巴初代領導人,現任領導人為其胞弟)
  • 西恩富哥斯 Camilo Cienfuegos
  • 政治委員 Political Commissar (簡稱政委,共產體制裡共產黨派出的監軍職位)
  • 豬玀灣事件 Bay of Pigs Invasion
  • 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 Guantanamo Bay Naval Base
  • 古巴飛彈危機 Cuban Missile Crisis
  • Ultimo (排隊時常用的西班牙文單字)

最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時刻:古巴飛彈危機

聽完了ep.22裡面古巴飛彈危機的前因後果,身為地圖控馬上就開始手癢,想來挑戰用一張圖把這個事件大致講清楚,於是就有了這個搭配服用圖表!

古巴的飛彈陣地會牽動美國的敏感神經,這並不讓人意外——這兩國最近的距離只有短短145公里,而當時的中程飛彈已經擁有超過3000公里的射程,只要蘇聯一聲令下,這些飛彈就可以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到達華盛頓特區,以及美國許多主要城市。

只不過古巴對於蘇聯來說實在太過遙遠,所有的軍火都得千里迢迢送來,而擁有地利之便的美國只要艦艇全部出動,要阻止蘇聯資源進入古巴並非難事,於是就形成了圖中這樣的態勢。

個人覺得這個事件最有趣的部分是,當時美國軍方的主流意見其實是開戰,但甘迺迪則傾向以談判解決。為了確保談判有效進行,當時他幾乎是瞞著美國軍方去跟蘇聯談,而且還要求一部份條件不得曝光,以免遭軍系人士反對。最後可以說是和赫魯雪夫「合作」解除了這場危機。這場危機不只是美蘇之間的對抗,某個程度上似乎也是美國總統和軍方之間的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