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1 [哈薩克] 什麼,你說阿拉就是騰格里!?——在突厥斯坦,發現中亞伊斯蘭教的多元面貌 ft. 遊牧過渡帶 廖珮岑

▮ Jerome Yang / 2021/03/04

「你聽過騰格里嗎?」

在前往有「中亞麥加」之稱的突厥斯坦路上,導遊的一句話,將珮岑帶入了意想不到中亞信仰世界。騰格里究竟是什麼?是一種薩滿信仰,還是另一個神秘的宗教?它又是如何和傳統突厥的祖先崇拜、蘇菲伊斯蘭教兼容並蓄,進而塑造了今日當地的宗教面貌?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隨著珮岑與導遊間一來一往的對話,以及穿梭於陵墓間的所見所聞,進入中亞的宗教世界中,理解草原民族獨特的世界觀,發掘旅遊照片上看不到的那一面!除此之外,珮岑還會分享許多哈薩克的有趣旅行經歷——

  • 在首都努爾蘇丹,室外是零下低溫,室內卻有著應該只會在熱帶出現的景象?

  • 氣勢恢弘的查林峽谷深處,藏著一片擁有260萬年歷史的梣樹孑遺森林?

  • 在阿拉木圖洗俄羅斯浴,要用樺木擊打身體,自己打不夠痛還可以花錢請人幫忙代打?

馳騁於草原上的中亞之旅才剛開始,這集就跟著我們一起繼續前進哈薩克吧!


來賓簡介

廖珮岑

《遊牧過渡帶》專欄作者

廖珮岑,研究過遷徙猛禽,目前是一個地理人。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期望以人地關係的角度紀錄世界。為了追尋鷹獵文化,前往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家,從此愛上遊牧世界。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報導文學獎、鍾肇政報導文學獎。文章散見轉角國際上下游副刊等。正在方格子上經營《遊牧過渡帶》專題。

本集重點

  • (00:01:11) 歡迎來賓、中亞行程概述
  • (00:03:45) 先來聊聊哈薩克歷史吧!從斯基泰人、匈奴、大月氏到貴霜
  • (00:09:09) 未來霸主突厥人出場!突厥人如何進入中亞並且伊斯蘭化
  • (00:15:20) 你聽過騰格里嗎?前往突厥斯坦的朝聖路途
  • (00:18:17) 什麼,阿拉就是騰格里!?這話怎說?
  • (00:22:24) 要認識中亞的伊斯蘭,就得去阿爾斯坦巴巴陵墓,但阿爾斯坦巴巴是哪位?
  • (00:27:12) 聖地到了!談亞薩維如何讓伊斯蘭教在中亞落地生根
  • (00:32:12) 亞薩維陵墓其實是帖木兒帝國的統治工具!可是為什麼正面只蓋一半?
  • (00:35:33) 中場休息時間~
  • (00:36:18) 神奇積木城市,首都努爾蘇丹,百貨公司頂上的熱帶風情?
  • (00:38:47) 查林峽谷裡的百萬年孑遺森林
  • (00:41:20) 蘇聯時代哈薩克總統的度假小屋、哈薩克的維吾爾聚落
  • (00:42:22) 中亞第一大澡堂,四大名浴包辦其中三個!
  • (00:44:06) 未來的旅行與寫作計畫

補充資訊

珮岑在內亞的旅行足跡

珮岑在哈薩克的探索路線

如同圖上所顯示的,哈薩克這個國家很有趣,雖然幅員廣闊,多數人口卻都聚集在南端接近天山山脈的旁邊。位在天山旁的舊都阿拉木圖雖然是個綠意盎然、周遭自然資源豐富的城市,但由於發展空間有限加上太過靠近中國,1997年便將首都遷移至北邊接近俄羅斯平原上的阿斯塔納,建造出具有哈薩克特色的計畫城市;到了2019年,為了紀念擔任了29年總統、甫卸任的Nursultan Nazarbayev而改名為努爾蘇丹,造就了哈薩克前後有兩個不同首都、三個首都名稱的歷史。

(附帶一提,Nursultan Nazarbayev是蘇聯晚期開始「培養在地精英」擔任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出頭的代表性人物,蘇聯解體後也持續擔任哈薩克,某個程度上有點類似李登輝是在威權體制下被培育的本土菁英那樣;差別是後來Nursultan Nazarbayev基本上變成終身總統,在位長達29年之久。)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哈薩克是目前中亞五國裡唯一仍有高比例俄羅斯裔人口的國家(大量出走之後目前仍有20%,比起其他幾國都已經降到百分之個位數),而首都努爾蘇丹座落的北部正好是俄羅斯裔比例相對較高的區域。在哈薩克努力「去俄羅斯化」、同時又將政治重心北移的此時,俄羅斯出走的情況是否會持續,值得繼續觀察。

突厥斯坦照片

哈薩克突厥斯坦是伊斯蘭導師亞薩維(Khoja Ahmed Yasawi,1093-1166)陵墓的所在地,也是珮岑跟著導遊的視角發現中亞伊斯蘭教多元面貌的地方,這邊就來分享一下珮岑提供的一些照片~

  • 陵墓是在1389年開始興建,目的之一當然是為了鞏固帖木兒帝國的政權,據說當時帖木兒本人還有參與設計。

  • 節目中提到亞薩維陵墓和撒馬爾罕的陵墓與經學院非常相似,但其實它興建的時間早於撒馬爾罕,因此被認為是帖木兒式建築的原型(prototype),其設計、藝術風格與建築技術都影響了後來的撒馬爾罕,甚至是由帖木兒後裔統治的蒙兀兒帝國——也就是說,連泰姬瑪哈陵都有受到亞薩維陵墓的影響。

  • 不過在1405年帖木兒過世之後,這棟建築就沒有繼續興建,因而留下了完全沒有裝飾的正面入口。但即便如此,這裡依舊是中亞的聖地,尤其是在哈薩克汗國定都突厥斯坦後,這裡就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超級權力中心;即使是在蘇聯時期,這裡都還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

查林峽谷與其他國家公園生物群像

查林梣樹森林 (Sharyn ash tree grove),一片延續數百萬年的孑遺森林

銀喉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audatus)

白翅啄木 (Dendrocopos leucopterus)

鵝喉羚

普通鵟

沙漠中的蜥蜴(還沒查到是哪一種XD)

沙漠中的蜥蜴(還沒查到是哪一種XD)

某種野兔(?)

積木城市:努爾蘇丹(原名阿斯塔納)

努爾蘇丹是個改過很多次名字的城市!過去兩個世紀總共改了5次名——

  • 最早的名字:Akmola
  • 1832年升格為市鎮,依俄文習慣改名為Akmolinsk
  • 1961年為了紀念赫魯雪夫推動的土地開發、糧食增產計畫,改名為Tselinograd(意為處女之地)
  • 1992年蘇聯解體後,改回最早的Akmola
  • 1998年成為哈薩克首都後,改名為Astana(意為首都)
  • 2019年為了紀念前總統,改名為Nur-Sultan

同時努爾蘇丹也是個「計畫城市」,是哈薩克為了將首都遷離阿拉木圖,精心打造的樣板城市,世界上類似的城市還有:英國殖民時代印度的新德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馬巴德、巴西的巴西利亞、澳洲的坎培拉等。當時還為此舉辦了國際競圖,最後由日本建築師黒川紀章獲得首獎,決定了今天努爾蘇丹的整體規劃。

神聖蘇丹清真寺(Hazrat Sultan Mosque),紀念亞薩維,中亞第一大

國家石油公司(KazMunayGas)

廣東移動通信(OPPO)

市區一景

和諧宮(國際會議廳)

國立藝術大學

總統府

大汗帳篷娛樂中心百貨公司(Khan Shatyr)

生命樹觀景塔(Bayterek)

購物中心頂上的室內沙灘

《遊牧過渡帶》相關文章推薦

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旅遊簡易指南

有鑑於哈薩克旅遊的中文資訊實在不多,因此筆者決定撰寫一篇簡易指南。內容包含簽證、網路、如何搜尋便宜餐廳、交通、在地嚮導等簡單的資訊。本篇不包含旅遊景點介紹,網路上有許多資訊,因此此篇文章不多做贅述 (或將另作他篇文章介紹),只會簡單講解筆者曾經拜訪的地方,讓讀者參考簡易指南試用的地區。

→閱讀全文

泛靈與一神的過渡帶 — 遊牧民族與他們的騰格里信仰(Tengrism)

突厥、騰格里與蘇菲伊斯蘭教(1)「聽過Tengri嗎?」D問我。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英文詞彙,但是我想不起來與其對應的中文翻譯,我慣性地打開手機想要上網Google,卻發現一點訊號也沒有。

→閱讀全文

騰格里信仰與伊斯蘭教的融合—阿爾斯坦巴巴(Arystan Baba)陵墓

突厥、騰格里與蘇菲伊斯蘭教 (2)車子一個轉彎駛離主要道路,路邊的英文指標寫著:Otrar。奧特拉(Otrar)是中亞地區重要河流錫爾河流經的綠洲城市,是古代絲綢之路其中一個站點,如今已經沒落。

→閱讀全文

中亞伊斯蘭教如何練成? — 蘇菲派導師與帖木兒式建築

突厥、騰格里與蘇菲伊斯蘭教 (終)「如果你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可以去麥加朝聖,你可以來突厥斯坦朝聖三次,這樣就跟去麥加朝聖一次一樣喔。」D站在人來人往的亞薩維陵墓庭園正中間,抬頭望著陵墓。

→閱讀全文

查林峽谷—哈薩克邊境的孑遺森林

幾個鐵柵欄圍起的墓碑,幾棟小建築群。中亞的伊斯蘭習俗通常會在村子出入口建墓園,看到墓園時,我就知道下一個村子到了。春賈 (Chundzha, Шонжы),哈薩克東南方的維吾爾區域(Uygur District, Ұйғ…

→閱讀全文

[讓愛發電計畫] 遊牧過渡帶 Inner Asia Travel — 蒙古中亞故事集

關於我森林系畢業,研究遷徙猛禽,喜歡賞鳥、旅行、攝影。原本為了追逐世界各地的鳥類而開啟出國賞鳥的計畫,在過程中發現除了追尋當地的生物,也慢慢喜歡這些人與生物環境互動的地方故事。比起蜻蜓點水的速食觀光,更著迷於長駐當地,與當地人同吃同住的旅行方式。

→閱讀全文


從西伯利亞、中國西北、中亞到東南歐的連續體:突厥語系

這組地圖嘗試把「突厥語系」的分佈以及其中幾個重要的語言,用簡單的地圖呈現給大家。內亞/中亞是一塊廣大而且複雜的土地,要系統化的去理解它的歷史文化並不容易;而語言分類框架雖然只是其中一個面向,卻能夠讓我們稍稍理解幾個主要族群/國家之間的關係——誰和誰擁有共同的語言來源、誰和誰語言相近到不用翻譯也能彼此對話等等。

這組圖同時也能讓我們看到:北到北極海、南到伊朗高原、東到中國西北、西到巴爾幹半島,語言和文化在此是一個巨大的連續體。有些族群或許是某個大國裡的「少數民族」,但跨過一條國界,他們卻是另一個國家裡的多數;一條邊界,將一群人導向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製作這系列主題的這一個月來,內亞/中亞有許多大事正在發生著,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在這裡就不加贅述。短短五集的內容,即使加上了我去《解鎖地球》講的那兩集,雖然把中亞五國都講到了,但涵蓋到的也僅僅只是皮毛而已;更多的歷史、地緣政治、族群衝突、人權議題,仍然等待著我們去了解。

在此特別感謝和我合作的來賓珮岑、豬豬隊友,以及訪問我的解鎖地球尚傑,還有一路支持我們創作的每一位聽眾!期待藉由這一系列節目,讓我們未來聽到「__斯坦」的時候,心裡能浮現更加清晰一點的圖像,也能夠意識到這些地方正在面臨的挑戰,以及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那些事件。

🛠️ 本圖製作的技術細節

  • 投影法為「蘭伯特正形圓錐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 projection),參數: Standard parallels: 15°N, 65°N; False origin: 60°E, 30°N
  • 使用QGIS將維基百科上「Turkic Languages」條目內的分佈圖數化成shapefile,並且根據條目內容稍作調整,僅呈現大概位置,非精確分佈圖
  • 用Canva進行排版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