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8 跟著迷航的金山小白鶴,飛往北緯70度的薩哈共和國! ft. 鳥類研究者 呂立中

▮ Jerome Yang / 2022/04/22

你看過白鶴嗎?

優雅修長的喙與潔白滑順的羽毛,是牠們的經典形象;夏天居住在極圈的牠們,每年秋天總會乘風南行,來到中國的鄱陽湖度冬,待到隔年春天再度北返,周而復始的搬演著大自然的韻律。

從未有白鶴來到的台灣,在2014年12月破天荒的出現了一隻白鶴,不僅吸引愛鳥人士爭相追逐,更引發了一波保護生物棲地的熱潮。在當地農民、民間協會與政府的合作下,新北金山的清水濕地成為牠暫時的家,最後在停留了513個日子之後順利北返。整個事件傳為佳話,還吸引了國際媒體的關注!

就在小白鶴告別台灣的隔年,三位台灣的青年研究員來到了西伯利亞,在北緯70度的極地苔原上再次與白鶴相遇。在極圈裡見到的白鶴,和南方海島上見到的有何不同?極圈苔原看似單調平緩,實則每一步都走得辛苦無比?在與當地研究人員一起生活的那一個月裡,他們又發掘了哪些薩哈文化的獨特之處?

這集節目裡,三位研究員之一的立中將和我們分享這段旅程中的點點滴滴;除此之外,你也能聽見現場收錄的鳥類叫聲與環境音,身歷其境般的感受那渺無人煙的壯闊視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順著小白鶴的遷徙路徑一起飛向極圈吧!

開場新聞配樂 News Theme 2 by Audionautix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rtist: http://audionautix.com/


來賓簡介

呂立中

鳥類研究者

呂立中,鳥類研究者。高中開始賞鳥,碩士研究鳥類地景生態。工作與旅行都跟著鳥走,跟所有的賞鳥者一樣喜歡到世界各地蒐集生涯鳥種,執著於親眼見證圖鑑上的生物活著的樣子。喜歡用鳥類的視角探索世界,並分享與自然互動的經驗。曾去過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中國、加拿大等地旅行,行程不是在賞鳥就是在去賞鳥的路上(在路上還是可以賞鳥)。現於南投任職研究助理,如果對研究生涯還有熱情的話希望繼續為鳥類貢獻所學,並藉機跑到世界各地追逐鳥類的蹤跡。

本集重點

  • (00:03:36) 介紹來賓出場,如何開始跟著鳥類一起旅行
  • (00:07:11) 前往薩哈共和國的契機:2014年意外到訪的金山小白鶴
  • (00:11:20) 前進北極圈的旅途,大不容易!
  • (00:17:20) 西伯利亞的鳥類生態:很多物種在台灣也有,但到這裡好像變了個人?
  • (00:24:40) 研究工作開展:衛星影像分類後的現地驗證(groundtruthing),現場和圖上不一樣!
  • (00:28:22) 氣候變遷的可能影響,高緯度環境受到的影響往往更大也更可見
  • (00:33:36) 看似冷漠,實則充滿溫暖,與當地團隊合作的故事
  • (00:36:40) 尋找的就必尋見?弄丟了GPS之後怎麼辦?
  • (00:40:38) 在互動中發現薩哈傳統,關於火的意義,以及捕魚文化
  • (00:46:40) 30分鐘情節逆轉:極地生態系,比你想的還要更加脆弱
  • (00:51:20) 給有興趣聽眾的推薦與建議,結語


全球8條(或9條)主要候鳥飛行航道

每年固定南來北往的無數候鳥,其實有大致固定的飛行路徑與範圍;學者根據長期的觀察紀錄,將全球的遷徙路線歸類為8條(或9條)「航道」(flyway)。藉由這些航道,我們可以大致知道一個地方的候鳥究竟是從哪裡飛來、又是往哪裡飛去,並且意識到:原來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那些候鳥生態,其影響的並不只是我們的四周,還包括距離幾千甚至上萬公里以外的棲地。這些飛行路線宛如紗線,將極圈苔原與熱帶海島的命運牽連了起來!

這些遷徙路徑中,和台灣關聯最密切的當然是東亞—澳大拉西亞(East Asia–Australasia)航道,也是這集的主角白鶴在東亞的遷徙路線。一隻白鶴迷鳥在台灣的意外出現,如何促成著三位熱血的台灣青年研究員來到遙遠的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只為再次和牠們相遇?請一定要收聽EP98,用聲音帶你從新聞現場,一路來到北緯70度苔原上的白鶴繁殖棲地!

註:「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不是錯字,是澳大利亞、紐西蘭(有時包括巴布亞與其他鄰近海島)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