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 [伊拉克·庫德斯坦] 一位NGO工作者在庫德斯坦的日常 ft. 庫德斯坦難民營NGO工作者 小劉

▮ Jerome Yang / 2020/09/10

到了那裡,才發現自己能做的是如此有限——

經過多年準備的小劉,在這集終於踏上了庫德斯坦的土地!但新環境的文化衝擊馬上接踵而來——在家要洗衣服吹頭髮必須碰運氣?車子壞了要修還得自己去找零件?只娶一個老婆在當地被視為不正常?不只如此,剛來到此地的小劉接連受到孩童戲弄而不堪其擾,沒想到背後原因竟然是⋯⋯

在這集裡,小劉不只要跟各位分享過程中碰到的趣事與衰事,也會聊聊在那裡親身感受到的無奈,還有最最最重要的——在遠方的我們能夠如何認識、接觸庫德人,甚至是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之中。一起來聽聽小劉分享他在庫德斯坦的日常吧!


來賓簡介

小劉

庫德斯坦難民營NGO工作者

小劉,土生土長的台灣人,NGO工作者,最近幾年在庫德斯坦的難民營裡工作。

本集重點

  • (00:01:34) 剛抵達時碰到最大的挑戰
  • (00:04:50) 外國人找房子的困難
  • (00:07:11) 亞洲佬大戰小屁孩
  • (00:10:28) 修車,零件請自己去找
  • (00:13:19) 第二層文化衝擊:與各國同事合作
  • (00:17:55) 印象最深刻的事,以及面對難民的無力感
  • (00:23:29) 最想念台灣的事物
  • (00:24:28) 身在遠方,我們可以如何更了解庫德斯坦
  • (00:33:53) 結語

補充資訊:關於庫德語

庫德語「不是」一個內部通行無阻的語言,下面有許多無法互通方言,其中兩個最大的是Kurmanji(深綠)與Sorani(綠);在伊拉克庫德斯坦,兩者都是官方推廣的語言。

庫德語屬於印歐語系裡面的伊朗語族(Iranian languages),和波斯語、帕米爾語甚至奧塞梯亞語(Ossetian)關係較為接近;不過因為已經分支很久,彼此之間已經有很大差異。

書籍推薦:牧羊人與屠宰場——庫德斯坦日記

台灣攝影家 Simon Chang 張雍 的庫德斯坦作品集,透過攝影人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庫德斯坦!

在台灣的庫德人:易馬丁

圖片取自上報專訪內容

易馬丁是旅居在台灣的庫德人,熱衷於和台灣人分享他的家鄉,曾經接受電視與平面媒體專訪。

推薦中文報導影片:前進庫德族 (獨立特派員 第427集)

其他媒體與活動連結


英語的超遠房親戚:庫德語

這次搭配ep.12與ep.13的圖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庫德人的語言,庫德語!

首先,庫德語其實是英語的超遠房親戚!在語言分類上,庫德語屬於「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而這個大家庭裡不但包含了我們熟悉的英語、多數歐洲語言,甚至還包括了印度最多人使用的印地語、伊朗使用的波斯語、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的塔吉克語。這表示庫德語和英語之間是存在著同源字的,至於是哪些字⋯⋯可能就要去問語言學家惹,畢竟兩者分道揚鑣的時間很早,不像英語和德語,能很明顯地看出同源關係。

而庫德語內部關係也很複雜。或許是因為政治上沒有統一,庫德語也沒有所謂的標準語,不同地方的語言差異很大,彼此之間無法互通。從北到南大概可以分為「Kurmanji」、「Sorani」、「Pehlewani」三種,前面兩種在伊拉克庫德斯坦都很多人使用,當地學校也是兩種都會教。

「欸,所以請問你學的是Kurmanji還是Sorani?」我讀完資料之後興沖沖的私訊小劉,結果得到的答案竟然是——

「喔,都不是,我學的是另外一種,Behdini。」

果然,現實總是比我們在網路上讀到的還要複雜啊 🤣 難怪小劉在節目裡說,那種西方人寫的維基百科參考一下就好,有心的人應該先親自去認識庫德人,然後把屬於他們視角的歷史地理寫下來。


阿拉伯國家?中東國家?或者以上皆是?

既然我們是一個禮拜只出一次餐的熱炒店,那麼中間空檔當然就得來點小菜給大家墊個胃。本週小菜是:一張圖了解「阿拉伯國家」與「中東國家」的區別!

  • 阿拉伯國家(22個):使用阿拉伯語(或者深受阿拉伯語影響)、為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之成員
  • 中東國家(17個+塞浦路斯英屬基地):歐亞非三洲交界、原稱「近東」的區域

當然,我們熟悉的阿拉伯半島伊斯蘭國家們基本上都「兩者皆是」。其他比較有趣的點:

  • 遠在東非莫三比克外海的葛摩(Comoros)也是阿拉伯國家
  • 埃及是非洲唯一的中東國家
  • 22個阿拉伯國家裡,有多達10個位於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