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 [法屬玻里尼西亞] 我在大溪地遇見KMT! ft. 端傳媒記者 李易安

▮ Jerome Yang / 2020/10/16

#不要懷疑就是你知道的那個KMT無誤 #是大溪地不是桃園大溪

位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擁有湛藍海水與白淨沙灘,向來是全球旅人嚮往的海島度假勝地;但你知道這裡其實有著為數眾多的華人移民,而且還存在著擁有百年歷史的國民黨海外分部嗎?

本集的來賓易安,就是被「國民黨」這個關鍵字吸引而來到大溪地。抱持著強烈的好奇心,他意外地結識了當地的華人領袖與曾經「留學台灣」的廟公,因而深入了那裡的華人移民網絡中,聽到了這群人的故事,進而發現:原來台灣與大溪地的關係竟然是如此的密切!

大溪地的華人與國民黨,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這片遙遠的土地和台灣,有著什麼鮮為人知的神秘連結?如果不想走海島度假路線,可以如何探索大溪地?突破你想像的大溪地之旅,讓我們跟著易安一起出發吧!


來賓簡介

李易安

報導者記者、作家、譯者

李易安,記者、作家與資深背包客,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ISIS伊斯蘭國的新娘:13名年輕女子與無法離開的寡婦之屋》等書。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獲得2021年OpenBook好書獎)、《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本集重點

  • (00:04:32) 就為了「國民黨」這三個字,千里迢迢跑到大溪地?
  • (00:06:35) 大溪地在哪?現在跟法國是什麼關係?要怎麼去?
  • (00:09:43) 到達大溪地的第一印象
  • (00:12:18) 朝聖國民黨支部,奇幻旅程的開始!
  • (00:17:42) 現在國民黨與華人的在大溪地的樣貌?
  • (00:19:22) 他們怎麼看台灣/中華民國身份?
  • (00:22:13) 除了中華民國與客家人之外,另一條不可忽略的台灣連結
  • (00:26:16) 要怎麼旅行才能如此深入大溪地的在地文化?
  • (00:29:26) 或許,沒有安排的旅行才是最好的旅行

海洋奇緣,從台灣出發!——南島語系如何走向全世界

➤ 近年來「南島語族」這個詞在台灣越來越紅,大家都知道它表示台灣和多數太平洋島國具有某種連結,但這個連結在歷史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 《海洋奇緣》的開頭,莫娜被父母再三告戒不得出海,後來卻在洞穴中發現過往祖先航向四方的輝煌歷史,這段劇情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其實有歷史根據?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與遷徙,學界存在不同看法,但目前主流觀點是「出台灣說」(”Out of Taiwan” model),認為最晚在西元前3000年,南島語族從台灣開始向外遷徙,逐漸擴散到整個太平洋甚至馬達加斯加,這個觀點近年得到語言學、考古學與基因研究的高度支持。

這張圖就是基於出台灣說,以語言學、考古學研究為基礎建構的南島語族擴張過程(P. Bellwood et al. 2011),經由旅行熱炒店podcast改繪、簡化並翻譯成中文地名,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在閱讀這張圖的時候,麻煩大家留意圖的右下角,從薩摩亞到大溪地之間長達1500年的斷層——在薩摩亞(西元前800年)之後,玻里尼西亞的南島語族突然暫停了擴張,直到西元700年時才再度前進到大溪地,原因不明。

當海洋奇緣的製作團隊開始田野調查、劇本開發的時候,也對這段神秘的「停止擴張時期」感到訝異;但後來編劇很巧妙的把這段歷史融入劇情之中,放入了「曾有輝煌航海歷史、但已經1000多年停止擴張」這樣的設定,也成為劇中莫娜展開跳島冒險的契機!


迪士尼如何匯集玻里尼西亞各文化打造動畫《海洋奇緣》

ep.18講到大溪地,而近年跟大溪地最有關聯的知名影視作品,絕對是迪士尼2016年的動畫片《海洋奇緣》!本週的搭配服用地圖,就來呈現一下迪士尼如何融合玻里尼西亞的不同島國文化,創造出片中的「莫圖努伊島」。

早在發想階段,這部片子的製作團隊就有特地到大溪地去做田野調查,後來為了向玻里尼西亞文化致敬,官方也特別製作了大溪地語的配音版本——這是相當難得的,因為迪士尼史上只有為三部動畫片擁有這種待遇,另外兩部是《獅子王》的祖魯語(Zulu)配音,以及《冰雪奇緣2》的北薩米語配音版本。

但大溪地也不過是整個玻里尼西亞文化的一小部分,製作團隊還去了其他地方,最後融合各地資源文化,在片中打造出一個想像的玻里尼西亞共同體,也就是片中架空的「莫圖努伊島」。

就如同今年大家都在罵的花木蘭真人版一樣,海洋奇緣當然也有被玻里尼西亞人批評,特別是劇中的靈魂人物毛伊太過肥胖這件事情XD 不過我自己還是認為,迪士尼終究是提高了某些族群的能見度,或許也真的幫助小孩大人們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面貌,這個努力本身還是可以給予肯定。

最後,私心希望以後如果有《海洋奇緣2》,可以採用南島語族發源地——台灣的文化元素!

推薦延伸閱讀:林浩立,是尊重還是剝削?「海洋奇緣」中太平洋文化的爭議與重生,發表於《芭樂人類學》 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73


客家就是我家:客家人如何在天涯海角落地生根

台灣社會對於「客家」往往有著一些刻板印象,彷彿它就是保守、刻苦、節儉的同義詞;殊不知翻開華人移民歷史,客家人其實是勇闖天涯海角的先鋒!他們不只擴散的範圍遠大於福佬人,而且落地生根之後還成為各國的達官顯要,至今仍左右著許多地方的政治與經濟發展!

由於對這段歷史實在太感興趣,從製作完介紹大溪地客家人與國民黨歷史的ep.18之後,我便斷斷續續地開始收集資料,嘗試拼湊出全球客家移民版圖。由於資料真的不好找(沒有正式的官方統計數據),就這樣搞了快一個月,終於把這套圖表給生出來了(但只包括中南美洲、大洋洲、非洲部分)!迫不及待趕快來分享一下,以下整理幾個比較有趣的點:

➤ 許多客家人在各國身居要職,例如——

  • 圭亞那第1任總統鍾亞瑟(Raymond Arthur Chung)
  • 蘇利南第2任總統陳亞先(Henk Chin A Sen)
  • 古巴共產黨創黨元老邵正和(Moises Sio Wong)
  • 模里西斯鈔票上的人物朱梅麟(Moilin Jean Ah-Chuen)

➤ 你以為客家人都很傳統?事實是他們才華洋溢且勇於挑戰,雷鬼音樂之所以能從牙買加走向世界,正是因為一群客家裔音樂人做幕後推手。

➤ 家鄉的恩怨到了海外依然延續著,由於客家人在留尼旺以及模里西斯佔上風、排擠廣府人,於是廣府人只好往馬達加斯加或南非移動,造成早期馬達加斯加華人圈幾乎只有廣府人的情況。

其他更詳細的歷史脈絡,歡迎大家仔細去詳讀圖上的說明唷!

附註:

  • 我本人是3/4福佬+1/4外省,但研究這些歷史之後對客家超感興趣XD
  • 數字大多取自網路文章,加上自己的交叉驗證,因為沒有正式統計,都只是估計
  • 如果你是客家人,或者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理解,歡迎在下面補充或指正,讓這套圖變得更好! :)

#全家就是你家 #客家就是我家


從Lima到Rima:不同的南島語言如何稱呼數字「5」

EP.49我們聊到台灣和拉帕努伊(復活節島)之間的關連——拉帕努伊是南島語系擴張的最遠境界,而台灣則是目前可以追溯到南島民族最早的居住地;換句話說,假設南島語系是一棵大樹,那麼台灣就是樹根,而拉帕努伊則是這棵樹頂端最突出的那根末梢。

這讓我在製作節目過程中靈機一動:何不乾脆來做一張地圖,把同一個單字在不同語言中的變化呈現出來呢?於是就有了這張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lima(也就是數字「5」)算是在南島語系裡面型態相當穩定的一個單字,即使經過數千年的飄洋過海,在大多數語言中的發音仍然相當一致;即使有,也只是L變成了「R」或是「N」這種相對微小的改變,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把「那個」讀成「辣個」一樣(但不要問我大溪地語的pae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XD)。

當然在這裡還是要說明一下,lima算是個比較特別的案例,南島語系裡其他的同源字並沒有那麼高的一致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維基百科上的同源字列表;但無論如何,這種跨越不同語言的連續性,讓我們意識到:許多海島看似孤懸在太平洋中,文化上卻是與彼此緊密相連的。

喔對了,lima這個字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地方:在一些南島語言裡面,lima同時也是「手」的意思,原因應該不言而喻了 :)

📚 備註:

  • 各語言在實際使用上,可能會因為場合或關係有所變化,此外也有正式和日常用語不一致的情形。個人推測,這份單字整理表應該是選擇各語言中最接近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 Language)的形式,不一定是在當地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用法。

  • 單字列表來自維基百科上的「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英文版條目,圖上擴張路徑以及字彙缺漏部分參考由奧克蘭大學、夏威夷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單位合作建立的「南島語系基本語彙資料庫」(Austronesian Basic Vocabulary Database, abvd.shh.mpg.de/austronesian)。底圖為ArcGIS Online內的National Geographic Style Base Map,地圖投影法為Equal Earth projection,中央經線為西經170°。